破除蛇類迷思,建立科學認知
掌握球蟒獨特生存策略
理解生態鏈中的關鍵角色
培養野生動物保育觀念
學名:Python regius(「皇家蟒蛇」源自埃及歷史)
英文名Ball Python:遇危險蜷縮成球狀的防禦行為
亞種辨識特徵:西非與中非族群的體色差異
熱感應頰窩(紅外線感知器官)構造解析
可拆卸的下顎骨(吞食大型獵物關鍵)
鱗片微觀結構(防水與運動功能)
主要棲地:塞內加爾至烏干達的「幾內亞森林帶」
微棲地選擇:白蟻丘/齧齒動物洞穴的利用策略
旱季休眠行為(代謝率下降40%)
皮膚吸水性實驗數據(濕度維持關鍵)
「守株待兔」式獵食:代謝能效比分析
絞殺力學:僅需30mmHg即可阻斷獵物循環
雌性體溫調節行為(肌肉顫抖產熱)
護卵行為紀錄(孵化成功率提升65%)
寵物貿易數據:每年約10萬隻個體交易
棲地碎片化影響:加納森林覆蓋率50年變化圖
國際繁殖登記系統(RARITY計畫)
社區保育案例:多哥的「蛇類守護者」計畫
實體教具:
蛻皮標本顯微觀察
3D打印骨骼模型拆解
互動單元:
熱感應成像實驗
棲息環境設計工作坊
倫理討論:
野生捕捉vs人工繁殖的辯論
飼養許可證制度比較